目前许多企业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扰,主要表现在:
(一)混淆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概念 :
提及两化融合,就认为两化融合就是进行信息化建设。然而,两化融合强调的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认识和实现。
(二)企业两化融合战略和业务规划不能匹配一致 :
企业各部门在制定具体的业务规划时,与两化融合战略基本不匹配,各行其道,导致两化融合的预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。
(三)两化融合的投资绩效不明显 :
在推动两化融合工作过程中,部分企业投入了大量资源,包括人力、物力和财力等,但却很难从企业经营业绩中体现出这些投入的投资绩效。
(四)信息化成本和进度控制困难,应用效率不高 :
由于企业IT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低,导致项目超出预算、超出实施周期的现象较多,带来了更大的投资风险。
(五)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:
在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作过程中,由于缺乏满足两化融合工作目标和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手段,仍然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。
总体来看,有效推动企业两化融合,亟待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,更多的是各种管理问题。因此从全球范围企业管理发展实践经验看,在不同的阶段,不同的技术背景下,形成不同侧重的管理体系去帮助企业、引导企业完善管理、实现价值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。
从前述企业两化融合的问题分析中可见,信息技术已不再是制约两化融合发展的瓶颈,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管理来推动。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两化融合工作,涉及到传统的企业管理、IT管理、以及IT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等多个方面。针对这些管理需求,目前虽然有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、ISO/IEC 20000 IT服务管理体系、ISO/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、ISO/IEC 38500 IT治理标准等多个体系的支撑,但这些管理体系要么侧重于工业领域的环境、安全、职业健康等专业领域,要么侧重于信息化的规划设计、软件开发、系统运维等专业领域,尚不能体现两化融合的系统性和专业性,同时也缺乏指导企业综合应用现有管理体系的方法,导致企业自身也很难将这些体系融合应用。因此,明确企业两化融合过程的一般要素,建立两化融合管理的通用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现阶段,所有的企业(国营、民营)都需要借助外来的咨询机构提供专业的指导,因企业对“两化融合”体系标准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挖掘,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相对陌生,除此之外,整个体系流程的把控、风险的评估和标准“落地”,这些也是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估和落实。以上内容由智识资质交流平台汇总整理。
1.属在本网站发表的文章(包括转帖)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2.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合作站点或其他站点,但都会注明作/译者和原出处。如有不妥之处,敬请指出联系网站管理员(dldsrz@163.com)进行删除或修改。